当前位置:趣知科普网>生活家居>生活常识>

回族风俗习惯

生活常识 阅读(7.43K)

在公元7世纪中叶,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定居。由于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西域人大批迁入中国,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回族。回族的“回”字,是沿用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旧称“回回教”中的“回”,回字“大口里有小口”,取该字意在告诫人们要言行一致,而且这与伊斯兰教的信仰——“口舌承认,心里诚信(穆罕默德奉安拉之命的宣教)”是相符合。所以从文字的演化上讲,回族的“回”在意思上其范围缩小了。回族就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又叫回教,是中国分布最广、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天津、北京、上海、江苏、云南、河南、山东、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也有不少聚居区。

回族风俗习惯

操作方法

(01)回族人的文化属性毋庸置疑是伊斯兰,而回族阿訇们承担起了领袖及导师的作用,在演讲中,夹杂大量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又用汉语借此来表述民族观点,通过每个星期五的演讲,把这种古老的民族创制语言延续发展了下来。城市回族大都通用汉语;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回族人民还通晓并使用当地民族的语言。回族有两种语言,分别是经堂语和小儿锦。其小儿锦是回族独立创造的通用语文字,由于在小儿锦中夹杂了大量阿拉伯语和波斯语使得小儿锦又在某一方面来说属于回族的经堂语和生活用语都包涵的语言形式,说成是一种语言并不为过。小儿锦的基础字母是以“古兰经”字母为基础的,回族人分散在祖国各地又根据自己所处的语言区创制了4个独有字母。在中亚的回族(东干族)传承了这种语言文字并发展成为中亚回族母语,后在苏联时期用“斯拉夫”字母进行拼读,目前仍在使用,是世界语言支系的一支。

回族风俗习惯 第2张

(02)回族穆斯林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在住房、服饰、语言等方面大致与汉族相同,只是没有本民族的文字,虽有经文,但也是阿拉伯文。回族一般是小集中、大分散。在内地,回族主要与汉族杂居;在边疆,回族主要与当地少数民族杂居;大都分布于水陆交通线上,因此经济文化较为发达。回族主要从事农业,有的兼营牧业、手工业。回族还擅经商,尤以经营饮食业突出。喜爱摔牛的运动,沧州、临夏、周口地区的回族善于练武。回族人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一般都建有清真寺,又称礼拜寺。由阿訇主持宗教活动,经典主要是《古兰经》,信徒称“穆斯林”。由于伊斯兰教在回族的形成过程中曾起过重要作用,其清真寺便是回族穆斯林举行礼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有的还负有传播宗教知识、培养宗教职业者的使命,所以,清真寺在回族穆斯林心目中非常重要。

回族风俗习惯 第3张

(03)在生活习俗上,回族固守传统,遵循教规,讲究卫生,凡有条件的地方,饭前、饭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手,多数回族不抽烟,不饮酒,就餐时,长辈要坐正席,晚辈不能同长辈同坐在炕上,须坐在炕沿或地上的凳子上。更因为分布较广,食俗也不完全一致。如:宁夏回族偏爱面食,喜食面条、面片,还喜食调合饭;甘肃、青海的回族则以小麦、玉米、青稞、马铃薯为日常主食。油香、馓子是各地回族喜爱的特殊食品,是节日馈赠亲友不可少的。民间特色食品有酿皮、拉面、打卤面、肉炒面、豆腐脑、牛头杂碎、臊子面等。多数人家常年备有发酵面,供随时使用。鸽子在甘肃地区的回族中被认为是圣鸟,可以饲养,但不轻易食用。如有危重病人,征得伊玛目(宗教职业者)同意,可作补品食用。西北地区的回族民间还喜食腌菜。

回族风俗习惯 第4张

(04)居住在城市的回族,一年四季早餐习惯饮用奶茶,配合着在家烹制的牛羊肉泡馍,或烙饦饦馍配炒咸菜吃,或配腊牛羊肉吃,还有的老人喜欢配炒花生米吃。午餐吃牛羊肉泡馍的人也较多,还有很多家庭喜欢吃饦饦馍配炒菜。炒菜一般也较简单的家常菜,如莲花白炒肉、芹菜炒肉、醋溜土豆丝、醋溜西葫芦、辣子炒咸菜、炒辣子酱等。晚餐大多数都吃面条,面条的种类很多,有碎面、长面、捞面、笼面等,也吃饺子、蒸包子、烙包子、韭饼等。散居在各地农村、山区、牧区的回族,其饮食习俗多受居住地的影响。例如宁夏南部山区的回民,以土豆、荞麦、莜麦、糜子、豌豆为主食,新疆阿尔泰地区回民吃马肉和奶食品,米面食品退居次要地位,这显然是受哈萨克饮食习俗的影响,居住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和西藏一带的回民,主食与藏民一样,吃青稞、豌豆、三餐离不开糌粑和酥油茶。

回族风俗习惯 第5张

(05)西北地区农村的回族饮食,最有特色者当属民间宴席。“九碗三行”就是回族的正宗宴席,一般在举办婚丧礼仪活动中,多用这种宴席招待众多的客人及亲属。盛行于宁夏南部的清真筵席菜五罗四海、九魁十三花、十五月儿圆等套菜也驰名全国。“五罗”是指五种炒菜同时上齐,“四海”是指四种带汤汁的菜肴一次上桌。“九魁”、“十三花”、“十五月儿圆”分别是九碗、十三碗、十五碗菜的谥美之词。青海省西宁市,回族著名的万盛马糕点影响很大。河北石家庄的金凤扒鸡、保定的马家卤鸡和白运章包子,辽宁沈阳市的马家烧麦,义县的伊斯兰烧饼,陕西的牛羊肉泡馍,湖南常德市的翁子汤圆、绿豆皮、牛肉米粉在当地都很有名气。回族穆斯林也一样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不吃未经信仰伊斯兰教者宰杀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动物的血等;还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禁用食物开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颜色像血一样红等;也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舀水、舀饭均不得往外舀。

回族风俗习惯 第6张

(06)茶是回民最喜爱的传统饮料,而且非常讲究茶具,不少回族家庭都备有成套的各式各样的茶具。凡是不流的水、不洁净的水均不饮用。还十分忌讳在人饮水源旁洗澡、洗衣服、倒污水。茶既是回族的日常饮料,又是设席待客最珍贵的饮料,是回族人民饮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西北东北或西南,也无论是城市乡镇或农村,只要到回族家做客,热情的主人都会首先端上一碗热腾腾的酽茶。西北地区回族的盖碗茶很有名。宁夏回族还饮用八宝茶罐罐茶也很有特色。每逢古尔邦节、开斋节或举行婚礼等喜庆活动,家里来了客人时,热情的主人都会给您递上一盅盖碗茶,端上馓子、干果等,让您下茶。敬茶时还有许多礼节,即当着客人的面将碗盖打开,放入茶料,冲水加盖,双手捧送。这样做表示这盅茶是专门为客人泡的,以示尊敬。如果家里来的客人较多,主人根据客人的年龄、辈份和身份,分出主次,先把茶奉送给主客。喝盖碗茶时,不能拿掉上面的盖子,也不能用嘴吹漂在上面的茶叶,而是左手拿起茶碗托盘,右手抓起盖子,轻轻地“刮”几下,其作用是一则可滗去浮起的茶叶等物,二则是促使冰糖融解。刮盖子很有些讲究,一刮甜,二刮香,三刮茶露变清汤。每刮一次后,将茶盖呈倾斜状,用嘴吸着喝,不能端起茶盅接连吞饮,也不能对着茶碗喘气饮吮,要一口一口地慢慢饮。主人敬茶时,客人一般不要客气,更不能对端上来的茶一口不饮,那样会被认为是对主人不礼貌、不尊重的表现。

回族风俗习惯 第7张

(07)在回族聚居区中,回族群众依然保持着中亚人的传统穿衣打扮。回族穆斯林服饰最显著的特征便是男子多带小白帽,女子带各种花色的头巾(即“盖头”)。男子戴的无檐小白帽,亦称“礼拜帽”,是回族传统男帽“回回帽”,一种无沿小圆帽。回族在礼拜磕头时,前额和鼻尖必须着地,戴无沿帽行动更为方便,遂发展成为一种服饰习俗。圆帽还分两种,一种是用白漂布制成的,一种是用白线或黑色丝线织成的,往往还织成秀美的几何图案。一般春夏秋季戴白色帽最多,冬季戴灰色或黑色。结婚的新郎多戴红色帽子,以示喜庆。回族除了戴白帽外,有些也用白、黄色毛巾或布料缠头,俗有“缠头回回”之称。相传穆罕默德在早期传播伊斯兰时,头缠戴斯他勒礼拜。戴斯他勒长度一般为9尺或12尺。缠头时有许多讲究,前面只能缠到前额发际处,不能把前额缠到里面,这样不利于叩头礼拜,缠巾的一端要留出一肘长吊在背心后,另一端缠完后压至后脑勺缠巾层里。过去回族头缠戴斯达尔的较多,现在多数回族群众习惯戴白帽,清真寺里的阿訇、满拉和常去寺里乡佬们则缠头的比较多。

回族风俗习惯 第8张

(08)回族妇女的盖头穿戴也很有讲究,老年妇女戴白色的,显得洁白大方;中年妇女戴黑色的,显得庄重高雅;妇女戴黑色的,显得庄重高雅;未婚女子戴绿色的,显得清新秀丽。不少已婚妇女平时也戴白色或黑色的带沿圆帽。回族老年妇女冬季戴黑色或褐色头巾,夏季则戴白纱巾,并有扎裤褪的习惯。青年妇女冬季戴红、绿色或兰色头巾,夏季戴红、绿、黄等色的薄纱巾。回族妇女的传统衣服一般都是大襟为主,装饰内容却很丰富。少女和媳妇很喜欢在衣服上嵌线、镶色、滚边等,有的还在衣服的前胸、前襟处绣花,色彩鲜艳,形象逼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回族女装都是右边扣扣子,纽子是自己用料子制作的。传统回族女子的鞋喜欢在鞋头上绣花。袜子主要讲究遛跟和袜底,遛跟袜大都绣花,袜底多制成各种几何图案,也有绣花的。

回族风俗习惯 第9张

(09)回族妇女衣服的颜色不喜欢妖艳,一般老年人多着黑、蓝、灰等几种颜色;中、青年喜欢穿鲜亮的,如绿、蓝、红等颜色。回族妇女老少一般都备有节日服装,经常礼拜的人,还专门有一套礼拜服。而且大部分回族女子从小就要扎耳朵眼子,七八岁时要戴耳环;同时,还喜欢戴戒指、手镯,有的还点额、染指甲等等。已婚妇女还要经常开脸,显得清秀、干净。回民戴戒指的讲究与土耳其、巴基斯坦、埃及等中东阿拉伯国家的穆斯林和中国汉族的讲究相同:戴无名指上表示已婚,戴中指上表示没有对象,戴小拇指上表示已有对象还未结婚。除此以外,回族妇女还喜欢戴手镯与耳环。还非常喜欢用凤仙花染指甲。这个习俗也是由阿拉伯、波斯等地传来的,因为中国在汉朝以前没有凤仙花。汉武帝时,张骞听说西方有一个条支国(阿拉伯),后来甘英奉使西域,中国与阿拉伯之间才有了交通。从此以后,互相往来,凤仙花也从西域传到中国。回族形成后,仍袭祖先的习俗,代代相传,时至今日,许多回族女性还喜欢用凤仙花染指甲,以示美观。

回族风俗习惯 第10张

(10)回族男子还喜欢穿白衬衫、白高筒布袜、白布大裆宽松裤等,外套坎肩(老乡称“马夹”)。也是回族男子服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了回族简朴、大方的民族特点。而且回族男女都爱穿坎肩,特别是回族男子喜欢在雪白的衬衫上套一件适体的对襟青坎肩,黑白对比鲜明,清新、干净、文雅,也有很多带有精美伊斯兰图案和各种花色的坎肩,穿在身上给人感觉很利索、干练。回民根据不同的季节,穿不同的坎肩,有夹的、棉的,还有皮的。既可当外套,又可穿在里面。回族男子的青坎肩,在襟边、袋口处用针扎出明线,使衣服各边沿平挺工整,突出服装造型的线条美,同时,用相同的衣料做小包扣,显得雅致。皮坎肩选料颇讲究,要用胎皮和短毛羊皮,缝成后轻、柔、平、展。冬天穿上这种皮坎肩,再穿上一件外套,既轻便保温,又感到和谐、不臃肿。特别是回民爱清洁,讲卫生,又有尚武习俗,经常要洗脸、洗手、洗小净、练武,穿上坎肩,挽袖子洗手洗脸、干活、习武既方便,又保暖。

回族风俗习惯 第11张

(11)北方回民冬天还用黑色棉布或狐狸尾巴做耳套,用布料做的耳套。其外形似桃子,并绣有简单的图案。回民非常喜欢穿自己缝制的搭面子二毛皮大衣、老羊皮大衣。传统回族男子的鞋,一般都是自制的方口或圆口布鞋,也有用麻和线自制的凉鞋。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多数回民现在到商店购置各种布鞋和牛皮鞋、凉鞋等,但忌穿猪皮鞋。农村男子的袜跟、鞋垫一般都是绣花的。回族老人有扎绑裤腿的习惯。回族男子还喜欢随身佩带一把小刀,俗称腰刀。回民挂腰刀,一是为了装饰,二是为了随时宰牲、救牲。这种习俗与唐代杜环记载的阿拉伯人“系银带,佩腰刀”的习俗是一样的,是从阿拉伯传人我国回族人民当中的,后来逐渐成为回族人民的习惯。

回族风俗习惯 第12张

(12)回族实行一夫一妻制。而且每当穆斯林家庭中有新生命降生时,都要在三天之内请阿訇为新生儿起个阿拉伯的名字,称为回回名,名字大多借用以前圣人的名字。如:伊卜拉欣,穆萨,尔萨等,以表示沾连吉庆。起名时,阿訇先念《古兰经》首章,再念“邦克”(唤礼)吹入新生儿右耳朵,再念“嘎麦”(成拜词)吹入左耳,再做祈祷,求真主赐福新生儿面容俊美,寿命加长,给养丰富等。穆斯林们认为起“回回名”是件很重要的事。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家长为其操办婚事,由阿訇主持婚礼,称为写“伊扎布”(婚书),并念“尼卡合”(证婚词)。“伊扎布”包含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婚姻须征得双方父母的同意;夫妻二人当面同意;男方须给女方一定的聘礼;须有证婚人的证明(阿訇及男女方的嘉宾)。另外有到场人员的祝贺。这些需要阿訇用阿拉伯语书写,夫妻二人、证婚人、双方父母的回回名都要写上。聘礼的数目要写上。如果有一方是穆斯林,经过本人自愿,可让其加入伊斯兰教,否则无资格写“伊扎布”。

回族风俗习惯 第13张

(13)每逢星期五是聚礼日,穆斯林们都于午后到清真寺沐浴,参加“聚礼”,称为“礼主麻”。“主麻日”是贵重的,吉庆的。所以但凡穆斯林旅行,搬新居,建房动工,开业 等大都选在“主麻”日,并且在动工之前请阿訇念“平安嗦来”和“邦克”。“平安嗦来”是念《古兰经》节选的一些章结后向真主作祈祷,求主赐予平安。“邦克”(俗称“搬开”)是波斯语,译为“唤礼”,就是召人礼拜的意思。在开工前念“邦克”并无根据,念完后作祈祷,求真主襄助成功,并赐悯平安。

回族风俗习惯 第14张

(14)人生如梦,岁月蹉跎,当穆斯林在弥留之际时,要请阿訇为其作“讨白”(忏悔词)和念“雅章”章(古兰经第36章),表示悔罪,对自己饿错误和没完成的功课和求主饶恕,亡故之后,完成五项,“洗穿,站,抬,埋”。由其亲属用皂角水和清水洗亡人三至五遍。为亡者穿上“凯帆”(尸衣):男三件(用布三丈二),女五件(用布约四丈)。由阿訇带其亲属和送殡的人礼“者那在”(殡礼),意为求真主饶恕亡人,赐福亡人。然后众人把尸匣(也可用车运)抬到墓地,有阿訇和其亲属把亡人抬入墓穴中,不用任何陪葬品。从死亡之日算,第七天,四十天,一百天,冥纪(生日),周年等都要请阿訇为其在坟上和家中诵读《古兰经》,求真主饶恕亡人。

回族风俗习惯 第15张

特别提示

每个地区的回族人的习俗都会有点差异!